望文生义,本文标题会让人想起北京话中被称为“饭局”的场合。其实远不止这类场合,“可口可乐”、“百事可乐”都已占据了饮料类的主要领地,或许是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然,人们即使吃饭也讲究时间效率。品茶已成为一份奢侈,当江南的“孵茶馆”有望与杭州的“龙井问茶”一样,列入旅游的保留参观项目时,是喜悦还是悲哀?
都市的月出日落是匆匆忙忙地打发着,人们从为生存而奋斗转而变为追逐事业的成功和金钱的增多。物欲肆无忌惮地扩张着领土,相形之下心灵净化的空间却狭窄得多。商品社会的功利性犹如有魔法驱使的“红舞鞋”、现代人一旦穿上就没法停下,更不用说回顾一下自身精神生活的质量了。
当“快餐化”趋势如水银泻地般入侵我们的生活,连文化领域也不能幸免时,心灵的干枯正盼望甘泉。《相约星期二》是一种滋润,为这种滋润你花费一、二个夜晚完全值。书中叙述了发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真事。一位社会学教授患了绝症,他幽默地面对死神,甚至还在活着时让亲友们给他开追悼会。更可贵的是他在生命之火逐渐微弱时,还给自己的一位学生——一位事业有成的著名体育专栏主持人讲了14堂课,每星期二上一堂,课目宽泛:感情、家庭、金钱、婚姻、自怜、死亡……串讲的范围仅限于教授平凡的人生经历。没有金光耀眼的警句格言,平实,质朴却促使人思考,令你感动。读这本书犹如从喧嚣的市井声中脱身,用这片刻的宁静回味自己追求的目标。你会悟出“买椟还珠”的哲理,文化误导的陷井;你如同遇到一位知友,他友善却带几分揶揄,拍拍你的肩膀,问一声:你可看懂莫泊桑的《项链》?
《相约星期二》是一本连续50余周,至今仍占据美国《出版商周刊》非小说类畅销书排行榜前列的书。购海外畅销书版权出版中文本时,市场上多半用印上“发行××万册的国际畅销书”的字样,在封面封底广为招徕。这包装手法是够触目惊心的,但有时也会让人联想起《儒林外史》中盐商的附庸风雅。出版《相约星期二》中译本的上海译文出版社却仅用一个腰封,上面注着“余秋雨教授推荐并作序”的字样。大音声稀,品味高就拥有一份雍容大度。
可乐要喝,可你也该抽出时间品茗。